近日,中欧就电动汽车关税问题达成技术共识引发广泛关注。根据彭博社报道,双方正在探讨所谓的价格承诺机制(price undertakings),这是一个旨在控制出口价格和数量以避免关税的复杂机制。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意味着双方在贸易争端上找到了潜在的解决方案,更揭示了全球电动汽车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据《环球时报》报道,11月2日至7日,中欧技术团队在北京进行了五轮谈判。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双方在中国制造电动汽车的价格承诺计划谈判中取得了进展。而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则进一步确认,双方在价格承诺框架方面达成了某些协议,表明两国愿意集中资源协商核心利益。
表面上看,欧盟从10月底开始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达45.3%的关税,似乎是对中国产业的严厉打击。但真实的情况却大不相同。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Jorge Toledo)最近在上海的一次活动中明确说不希望与北京发生贸易战,这一表态与技术共识的达成形成呼应,显示出欧盟在权衡利弊后做出的理性选择。
这场贸易摩擦中,欧盟犯了一个重大的战略误判。他们错误地认为,通过高达45.3%的惩罚性关税,能够迫使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做出让步,主动寻求和解。然而,经过多轮谈判的真实的情况表明,中国在这一问题上展现出了远超欧盟预期的战略定力和耐心。
事实上,在新能源和先进制造业领域,中国的发展的策略远比单纯的市场占有更加深远。中国并不执着于成为贸易霸主或垄断者,而是着眼于产业链的整体提升和技术创新。欧盟此时提出技术转让的要求,恰恰暴露了他们在这场博弈中的两个核心诉求:市场准入和技术获取。
中国品牌开始在欧洲市场崭露头角时,欧盟开始慌了。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单纯依靠45.3%的关税壁垒,已经没办法阻挡中国电动车的竞争优势。更令人尴尬的是,欧洲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持续下滑,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正在从欧洲品牌的必争之地变成难守之地。
技术获取的渴望则更加耐人寻味。当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不断巩固,当中国完整的电动车供应链优势日益凸显,欧洲发现了自己引以为傲的传统内燃机技术优势正在快速贬值。他们急需理解并获取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总实力,这种实力不仅体现在单个技术上,更体现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上。
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在医疗设施采购问题上的表态,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从汽车到医疗设施,欧盟的诉求本质是一样的:既要市场,又要技术。但他们似乎忽视了一个关键点:中国的竞争优势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转让就能复制的了。这种优势植根于整个制造业ECO,是规模、效率、创新和成本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体现。
然而,欧盟似乎没意识到,在新能源制造领域,中国已经构建起难以复制的完整产业链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成本控制上,更体现在整个产业生态的协同效应上。即便通过技术转让,欧盟也难以在短期内赶超中国在供应链整合和规模化生产方面的优势。
反而是适度的技术转让,对中国而言可能是一个双赢的选择。这不但可以化解贸易摩擦,更能促进中国企业更深入地了解欧洲市场标准和技术规范,逐步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共享与合作创新才是推动产业进步的根本动力。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中欧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存在巨大互补空间。中国具有完整的供应链、先进的电池技术和规模化生产优势;欧洲则在品牌价值、传统工艺和高端制造方面独具特色。
这一点是不可忽略的,中国制造闻名全世界,但是中国企业的品牌力远不如欧美品牌,哪怕是在国内,偏好外国品牌的消费者大有人在,这不是什么“站不起来”,更谈不上文化自信,这是多年国际大品牌长期经营的结果,中国企业在这方面还缺乏一些沉淀。
话说回到产业上,双方的合作不仅仅可以降低电动汽车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更加有助于加快全世界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
从2023年开始,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全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企业已经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这种市场现实促使欧盟不得不采取更务实的态度。
对中国而言,欧盟提出的技术合作要求恰恰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这表明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已获得国际认可,=通过技术合作,中国公司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欧洲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化解贸易摩擦,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欧盟提出技术合作的要求,从中国产业的角度上看,表面上是一种妥协,实则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布局提供了契机。这种机遇的价值,从近期的市场发展中可见一斑。还是以宁德时代举例,宁德时代已与奔驰、宝马等欧洲豪华品牌建立深度合作。这种合作不仅带来订单,更重要的是帮助中国企业深入理解欧洲严苛的品质衡量准则和安全准则规范。通过满足这些高标准要求,中国企业正在用实力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如果说通过一定的技术转让,可以换来市场,这是很好的机会,当年欧洲汽车进入中国,也帮助中国本土公司发展了汽车制造技术。现在双方的角色实现了转换,这难道不是一桩好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