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第一章总则第四条提出,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适老化改造相结合,遵循安全便利、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年4月发布的《2022年养老消费调查项目研究报告》显示,近九成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在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如何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打造一个无障碍的“享老”空间呢?记者近日进行了实地采访。
自6月1日起,《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细则》实施。家住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街道百万庄中里小区的赵奶奶,成为首批被评估的居民之一。
赵奶奶今年94岁,由于腰腿有疾,平时以卧床为主,由将近70岁的女儿照顾。“卫生间没有供暖设备,门窗密闭不好,尤其到了冬天,洗澡前后卫生间温度都很低。”赵奶奶的女儿说,老人的洗澡问题一直是个难题。
今年年初,赵奶奶的女儿通过社区养老驿站工作人员了解到,西城区即将为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细则》实施后,她马上提出申请,并第一时间预约了上门评估。
经过整体评估、施工改造,赵奶奶家的拉绳式灯泡照明更换为节能灯照明,床换成了可背部、腿部升降的护理床,暴露在外的电线被统一收纳;在卫生间里安装了集成风暖浴霸,解决了老人冬季洗澡不便的难题。“不用插电暖气了,安全多了。这个浴霸还有换气功能,洗澡的时候老人不会感觉憋闷。”赵奶奶的女儿对于改造后的房屋十分满意。
据了解,此次西城区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主要面向有西城区户籍且居住在西城区的、60周岁及以上有适老化改造意愿和改造条件的老年人家庭。根据老年人经济情况、身体健康情况,政府进行阶梯式补贴,并提供上门评估和改造服务。目前,西城区15个街道已全面启动该工作。
据介绍,适老化改造内容分为施工改造安装类和辅助器具安装类。其中,施工改造安装类主要为常规适老化改造项目,包括地面防滑、处理高差,如厕洗浴设备、墙面及卧室改造;辅助器具安装类主要面向失能、半失能老人,包括安装安全监控装置、移位器、护理床、淋浴椅及智能化服务设备。“截至8月下旬,展览路街道已有29户老年人家庭进入评估或施工阶段。”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副主任吕多粮介绍。
为让更多老年人了解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展览路街道利用露园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打造街道适老化改造样板间,为老年人提供更直观的体验。该样板间模仿实际家居环境,设置餐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等多个生活区域。餐桌、洗手台和马桶两侧各有一个嵌入式扶手,方便老年人就餐、洗漱及如厕时借力,以防摔倒。卫生间的淋浴设备下方是一体化的折叠式淋浴椅,最大可承重100千克,专为腿脚不便的老人设计。卧室内的护理床两侧有可伸缩防摔扶手,并且床脚均安装滑轮,方便移动,床上放置的护理床垫具有自动升降辅助起身的功能。
“随着老人身体机能的退化,熟悉的环境也会出现各种不方便。适老先要懂老,居家适老化改造要从老人实实在在的需求出发,一户一策,而不是一刀切。”吕多粮说。
2016年,北京启动实施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十四五”期间,北京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开始系统性地推进,已累计改造约2.02万户。经过几年的探索,受益群体逐步扩大,模式日益完善。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建国门街道等,依托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海淀区上地街道与专业社工机构合作,对辖区老年人进行居家安全服务初步筛查,并配置居家安全所需物资……
相比此前以辅助器具安装为主的居家适老化改造,《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细则》融入整体思维,扩充改造内容,完善改造申请、评估设计、施工改造、验收核查、补贴发放、售后服务等流程,做到全程可追溯。
吕多粮介绍,居家适老化改造采用政企合作的方式推进,改造补贴由政府承担,具体改造工作由企业负责。“老年人家庭申请改造后,评估方和施工方将各派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共同上门,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共同生活的亲属情况、居家环境及康复辅助器具需求来做综合、科学的系统性评估,并与申请人确认改造计划。”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西城区适老化改造评估组成员乌浩说,评估以《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量化表》为依据,为老年人设计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改造方案。
“墙面扶手可分为U形扶手、一字形扶手、梯形扶手及不同坡度的扶手。评估人需要根据空间的内部结构来判断不同位置需要加装的扶手类型,并结合施工方的意见,根据墙壁的承重性判断是不是能够进行改造。”乌浩说。
改造方案敲定后,施工方将评估各项改造项目所需时间,提前与老年人及家属做沟通。“在选材方面,统一使用环保材料。同时,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优化施工流程,尽可能缩短工期,几乎所有改造项目都能够在一周内完成。”北京天恒康健养老投资管理公司施工负责人李浩康说,改造验收合格后,老年人家庭能够最终靠社区对接实施工程单位,进行长期维护。
目前,适老化改造正在北京全面铺开。5月,北京市统计局对8个区的131位社区负责人、657名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进行调研发现,老年人的改造诉求集中在地面和如厕洗浴设施改造上,目前已有超七成社区能够很好的满足老年人的上述需求。
近年来,各地开展了大量居家适老化改造实践。上海市支持建立全市统一的家庭环境适老化改造平台,对合乎条件的对象予以补贴;湖南省将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列为全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全面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重庆市在分层分类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加快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试点和居家适老化改造……
“居家适老化改造主要为针对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局部改造,看不到家居环境的大变化,很多老年人会产生‘不值得’的想法,从而不愿意为此付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燕珉教授表示,很多老年人对居家适老化改造的认知并不到位。
自推行居家适老化改造以来,北京市西城区改造评估组的工作人员对此感受颇为明显。“上门评估时,我们得知一些老人只愿意接受政策补贴范围内的改造项目,而不考虑自身的实际的需求。”乌浩说,“这就要一直加强宣传,让老人进一步探索适老化改造的必要性。”
有了清晰的解题思路后,适老化改造团队与西城区各街道对接,在社区设置点位,集中进行线下宣传。“一些老人和家属在现场与专业技术人员沟通后,对适老化改造的认可度和付费意愿显著提升。随着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逐步推进,后续我们将结合实际改造成果进一步开展宣传。”乌浩说。
除了理念待加强外,适老化改造的人才缺口问题同样不可忽视。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在改造初期,评估团队中没有实施工程人员,导致墙面承重等问题被忽略,需要施工方二次上门评估,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改造效率。
“政府投入大量资源并鼓励第三方参与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但因对适老化改造的认知不充分、市场需求有待激发、专业人才短缺等因素,适老化改造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周燕珉建议,下一步应提升全社会的适老化意识,健全居家适老化改造培训机制,为满足老年人家居改造需求积蓄更多高质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