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4日下午,20名巴渝工匠年度人物候选人隆重登场,通过视频演示和现场表演,各自展示了高超无比的绝艺、绝活、绝招,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技能盛宴!经过10名专家评委和100名大众评委的现场投票,万众瞩目的“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新鲜出炉。
出席颁奖典礼的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市总工会主席夏祖相在讲话中说,培育工匠人才,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助推全市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要通过大力实施巴渝工匠计划,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以卓越的劳动创造争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以实干书写人生,用奋斗镌刻荣光。要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聚焦技术创新,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团结引导广大职工拿出奋力拼搏的干劲、奋勇当先的闯劲、奋发有为的钻劲,攻坚克难、追求卓越,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夏祖相要求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巴渝工匠”杯系列技能大赛,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八项行动计划”、实现“两地”“两高”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悉,此次由重庆市总工会、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开展的寻找宣传发布“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活动,采取自下而上,认真筛选,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优中选优,真正把各行各业的“工匠”推选出来。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巴渝工匠评选坚持面向基层,重点聚焦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服务业和传统手工业等产业。以思想境界是否高尚、技能技艺水平是否出众、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是否突出、引领作用是否明显、成果贡献是否显著作为衡量标准。要求拥有一技之长或绝招、绝技、绝活,超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具备的技能、技艺在本行业、本领域处于一流水平,在实施工艺、技术等方面具有无法替代、至关重要的地位等。
据重庆市总工会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各区县总工会、市级产业工会及市级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根据门槛和工作要求,向市总工会提交推荐人选。通过组织专家组对参评对象进行审核,优选50名人选进行集中宣传。根据网络投票和专家组评审结果,从50名候选人中选出20名入围人选。并在各大媒体及重点新闻网站集中公示,接受公众监督。经公示无异议的,作为参加现场比选人选。
在“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会上,由20名入围选手通过视频现场展示绝艺、绝活。得票数前10名者命名为“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其余为“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提名,并现场颁发荣誉证书、奖杯、奖金。获得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有王兵、牟秉衡、蔡琪鹏、潘恋、蔡泽荣、陶建飞、张俊德、肖祥洪、秦维刚、杨玲,获得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提名有聂铭、王玉俊、单大琼、张杰、胡毅、邓力、龚元彬、王凯、徐列峰、李方兵。
聂铭,男,汉族,1971年出生,四川宜宾县人,高中,群众,重庆天衣美洗衣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技师/一级、高级考评员、高级讲师、国家级裁判员。曾经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突出贡献技师、十佳技能型人才等多项殊荣。
聂铭从事洗衣服务行业21年以来对工作勤勤恳恳、对技术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骄人的业绩和突出的贡献,深得洗染同行爱戴和政府领导的格外的重视关爱,一生致力于洗涤技术钻研、洗涤工艺改进与应用推广;洗衣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应用推广;节能减排的大型中央洗衣工厂的设计规划与应用推广,决心为打造洗染行业的“航空母舰”,成就洗染事业的辉煌人生而不懈努力!
王玉俊,男,汉族,1985年9月生,群众,中专文化,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职工,二级焊工。该同志于2007~2010年连续4年荣获重庆海尔空调器先进个人称号;2010年6月,获得重庆海尔空调焊接比赛“一等奖”,2012年荣获青岛市技术能手、2013年荣获海尔集团焊接首席技师称号;2014年12月荣获海尔集团690互联工厂“创新成果奖”,2014年5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该同志于2006年10月加入海尔电器公司,工作中他擅于沟通,乐于分享,为海尔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成熟焊工;生活中他对人总是笑脸相迎,黝黑的皮肤下印着他乐观的精神。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他以勤于钻研、甘于奉献、勇于攻坚、善于创新的精神谱写了海尔空调制造工人的壮美篇章。
单大琼,女,汉族,1974年出生,重庆市沙坪坝人,中专,党员,重庆大琼刺绣工艺品有限公司职工,国家一级/高级技师,2011年荣获“重庆市三八红旗手”称号,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8年荣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
单大琼自2002年开办绣坊以来,免费为社会培训下岗工人和残疾人1000多人,带动其就业创业共计500多人。她也是重庆市第一个把刺绣开进大学课堂的艺人,目前是四川美院、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等多所大学的特聘刺绣教师。“中国印象·秀美重庆”巡游展法国巴黎站,她现场向外国人展示刺绣,且作品《生命的历程》获得法兰西学院院士高立昂先生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单大琼为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
张杰,男,汉族,1973年10月出生,大学专科学历,党员,机修钳工高级技师,“张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2009年重庆市优秀技能人才、2017年重庆市第五届劳动模范、2018年重庆市技术能手、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张杰自进入轨道集团以来深耕单轨道岔专业,通过不断学习吸收国外单轨技术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主持单轨道岔大型维修更换工作,为单轨道岔设备的国产化奠定基础。组建了国家级“张杰技能大师工作室”,几年来先后完成10余项技改及科研任务,创造直接经济价值600余万元,使设备故障率下降50%以上。培训人员1160人次,充分的发挥了技能大师的带头示范作用。
胡毅,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重庆市万州人,高中,党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长江科技有限公司职工,高级技师,2009年被评为重庆市劳动模范;2012年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授予“集团公司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6年被万州区评为首届“十大万州工匠”;2018年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聘为机械冷加工专家。
胡毅参加工作以来勤勤恳恳,埋头苦干,虚心请教,认真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就掌握了开口加工的关键技术,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20多年来,平均每年加工喷嘴6000多套,完成工作量是其他人的3倍多,每年为工厂创造产值近200多万元,并且研制开发了几十种新型、异型、特殊型喷嘴,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为公司乃至国家的涂装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邓力,男,汉族,1963年10月出生,重庆璧山人,大学本科,党员,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研发技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2015年任重庆市铸造行业协会专家组成员;2016年当选第十四届北碚区政协委员;2013年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邓力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勤勤恳恳,矢志匠心。长期从事高端铝合金精密铸造和高精机械产品加工工艺研发技术工作,参与中国铸造协会《挤压铸造铝合金技术标准》制定,通过对铸造技术及加工工艺的精准把握和不断改良,成功解决了减少汽车空调压缩机组合泄漏技术的世界级难题,并致力于全球领先的电动空调及液态模锻新研发技术,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龚元彬,男,汉族,1983年出生,重庆南岸人,技校毕业,党员,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职工,技师。从2006年至今,他多次获得公司“操作能手”“优秀员”“金牌工人”称号,2015年起陆续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南岸区“江南能手”称号等。
他能同时操作18台以上成型车,月平均产量达7000盒以上,且设备完好率、正常运转率高,是目前全国钢丝圈行业的顶配水平。他长期承担异难型号和特小型号钢丝圈的生产任务,还制作生产出世界上型号最小、质量最轻、生产难度最大的蓝宝石钢丝圈。其制成率比车间中等水准高出10多个百分点。公司高新产品钢丝圈的高端品种中90%以上的产量为其个人完成。
王凯,男,汉族,1972年出生,重庆涪陵人,博士,党员,重庆市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2004年曾荣获优秀员称号,2006年曾荣获“十五”科学技术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曾荣获建队以来“为地质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地质工作者”称号,2017年曾荣获首届优秀青年设计师称号。
王凯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勤勤恳恳,业务水平优秀。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完成了百余项目及科研工作。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尤其是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滑坡深部变形监测系统,填补了三峡库区深部变形监测缺失的空白,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热情参加抢险救灾的公益性工作,以及三峡库区和重庆市的各种应急救援任务,作出了突出贡献。
徐列峰,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重庆渝中人,大学本科,党员,重庆中渝市政环卫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部长,工程师,曾获得“渝中区劳动模范”“渝中区创新创业标兵”、渝中区首批“渝中英才”、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优秀科研工作者”等荣誉。
徐列峰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政治立场坚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潜心钻研环卫研发技术、设备改造等创新工作,引领公司技术部开展创新研发及技术攻关活动,并先后取得重油污路面清洗剂、石材类墙面地砖油墨污渍清洗剂等多项国家技术专利,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基层环卫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李方兵,男,汉族,1985年出生,重庆彭水人,大学本科,党员,中国农业银行重庆渝北松桥支行会计主管,2014年获“中国梦·劳动美”重庆市金融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单指单张、多指多张、机器点钞3个单项第一名,个人点钞全能第一名,被授予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被农行总行授予“岗位能手”“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李方兵同志立足本职工作,慢慢地增加业务技能的修炼,将点钞这门指尖功夫练到炉火纯青,凭着一手绝活,李方兵从一名普通柜员成长为重庆农行点钞冠军,多次在总分行以及金融系统比赛中获奖。多年来担任新员工素质培训及业务技能培训讲师,积极传承技能、足迹遍布重庆各个区县、系统内外,其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无私传承的精神堪称金融系统匠人的典范。
人物档案:蔡琪鹏,男,汉族,1968年出生,重庆渝中人,大学文化,中国党员,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民警,该同志获得主要荣誉有:2011年4月获得重庆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5月获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2018年3月获聘全国公路公安检查站和大型活动安保专家人才;近年来先后被评为优秀公务员3次,记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嘉奖10余次。
蔡琪鹏自参加工作以来勤勤恳恳,参加了各种警卫任务以及大型文体商贸政治活动的安检5000余次,各种搜排爆任务600余次,并亲自手工排除各种爆炸装置20余个,为侦查破案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线索。同时还参加过AAPP、亚太峰会、奥运安保和国庆60周年、市局反恐备勤组等反恐排爆实战演练,为安检排爆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蔡琪鹏是重庆公安队伍的主排爆手,一位名副其实的排爆专家。入警32年,在搜排爆岗位上20余年,他通过刻苦钻研,从基层派出所民警成长为全市排爆专家,不忘初心、坚守匠心,数十次与死神擦肩、将制作精妙的爆炸装置成功拆除,他以精湛的专业技能和过人的胆识,在搜排爆岗位上始终坚守前行,用心为群众构筑起安全“结界”。
谈及这份与“死神”打交道的职业,蔡琪鹏用了“刻苦钻研+胆大心细”这8个字来形容。他说,面对嫌疑犯留下的爆炸装置,现场气氛是凝固的,自己的一举一动牵动着现场所有人的神经,这对主排爆手的经验、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是极大的挑战。
走上搜排爆岗位之前,蔡琪鹏是一名基层社区民警,在派出所工作的10年,每天需要处理辖区繁琐的大事小情,逐渐磨砺了他成熟稳重的心性。从基层民警到专业性极强的搜排爆岗,无疑是对蔡琪鹏的一大考验。
他没有畏难止步,而是刻苦学习各种专业理论知识,虚心向专家、教授、同行能人请教,他认识到排爆工作必须“专业”才能“敬业”,所以参加专业培训时认真听课做笔记,生怕听漏了,那股刻苦劲甚至比高考前还要努力得多。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组织的培养,加上自身的勤学苦练,蔡琪鹏很快成长为重庆警队的主排爆手。
一般“匠”之所能多为“造”,而排爆手的主要任务却是“拆”,拆除爆炸物的工作十分危险,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蔡琪鹏一直相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即便深知排爆工作的高风险性,也从来就没畏惧退缩。
他说只有自己本领过硬,才能降低职业风险、提高生存几率。蔡琪鹏专业的排爆技能和过人的胆识,就是在参与处置100余起涉爆现场过程中,冒着生命危险历练总结出的。如今,50岁的蔡琪鹏依旧奋战在搜排爆工作第一线,同时担任培训教官。
“再危险也总得有人去面对,如果我不干了,新来的同志没有老同志带,可能会因经验不足而增加危险。”蔡琪鹏说:“搜排爆工作不能讲英雄主义、个人主义,团队整体素质和战斗单元的默契配合很重要。我要把这些年来总结的经验教训传授给新同志,尽量让他们少走弯路。”
在搜排爆这个高风险性岗位上,蔡琪鹏一干就是20年,尽管每次排爆都面临一次生与死的考验,但他在那一刻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只有任务:他参加了各种警卫、大型文体活动任务的安检5000余次,各种搜排爆任务600余次,并亲自手工排除各种爆炸装置20余个,为侦查破案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线索,为重庆市安检排爆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获评“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后,蔡琪鹏认为这是评委会和群众对重庆搜排爆工作的认可,对整个安检排爆队伍的肯定,他表示将不负大家期望,以不断学习的态度和舍生忘死的勇气,继续干好搜排爆工作,永远做守护山城的忠诚卫士。
人物档案:蔡泽荣,男,1954年出生,重庆城口人,中国党员。重庆山神漆器公司董事长兼艺术总监。兼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先后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和重庆市十佳非遗传承人。
蔡泽荣在从乡村漆匠到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的工作实践中,取城口生漆天然材料,因材施艺,在熟练运用传统手工技艺的基础上,突出创新创造。他的作品自成风格,独具特色,自成流派,突显巴渝工匠精神。他曾任《漆器通用技术国家标准》评审专家,多件作品由博物馆珍藏,获国家行业评比金、银、铜奖20余项和国家专利12项,为重庆漆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蔡泽荣从10岁开始接触漆,14岁开始当漆匠徒弟,19岁正式成为漆匠师傅,今年已经64岁的他,在漆艺这一行一待就是50余年。
“既然选择了做漆匠,那深耘漆艺文化就是我一辈子的事情,一路走到底就行了。”大师、企业家、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拥有多重身份的他说,“我就是个漆匠”。
“漆器制作很复杂,其流程包括底胎、装饰、打磨、抛光等。”蔡泽荣说,这每一道流程都由数十种工序组成,比如底胎就有10多道程序,装饰环节甚至需要上百种工序。要做好一件漆器作品,耗费时间相当长,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三年五载,面积较大、工艺复杂的漆器,往往需要集合10余人的团队力量才能完成。
年过花甲的蔡泽荣精神头十足,聊到漆器,更是滔滔不绝。“你们看嘛,裤腿上都还有洗不掉的漆,但是作为一个漆匠不觉丢人,毕竟我们是日夜跟漆打交道的人”,蔡泽荣笑呵呵地说道。
蔡泽荣出生在重庆城口,这里有“中国生漆之乡”的美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令他10岁左右,便开始接触漆树。
“小时候上山砍柴接触到漆树,结果皮肤大面积过敏,又痛又痒好几天。”那时候,蔡泽荣还不知道,他毕生都将与漆树打交道。
1993年蔡泽荣在城口的山里租了一个小厂房,主要生产向日本出口的漆碗。后来他发现,国内对于漆器的需求也并不小,当即他便决定成立“重庆山神漆器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蔡泽荣告诉笔者,城口的生漆绝大多数是大木漆,比起普通的漆,大木漆一般产自海拔1500米以上,市场行情报价也比较贵。做漆器是个精细活,掺不得半点假。“光刷漆这道工序,刷一遍就要晾7天,如果温度和湿度没把握好,出现气泡、刮痕、小颗粒的情况也时有常见。”
而蔡泽荣的山神漆器更是精细、精致。笔者看到,他每一件漆器作品的用色和图案极为考究,他介绍称,“从第一步选择木材就不能马虎,得细腻的、韧性好的,裱布要选择夏布,刮灰用到的漆也必须是生漆。”
从1993年创办“山神漆器”以来,蔡泽荣带领旗下漆器师傅们,用城口当地天然生漆和天然木材为材料来雕琢。其制作流程与工艺经过不断革新,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山神漆器”也成长为中国著名品牌,产品远销世界各国。而由蔡泽荣牵头制作的《金地五牛瓶》《五福临门》等漆器作品,近年来相继获得国内外多项工艺设计大奖,《巫山神女峰》等精品还被当做国礼赠送外宾。
“手工行业不好做,漆器成本高,说实话现在的传统工艺美术市场远不如十多年前。”为此,蔡泽荣不停地改进革新漆艺技术,辗转各个展览现场,将山神漆器推销出去。
现在山神漆器虽远销国外,城口漆树提炼而成的漆膜更是名扬四海,但蔡泽荣仍旧不断精进技术和创意。他说”民间手艺传承首先就是要发展,要发展就必须要创新,否则怎么走都是个死胡同。”
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只是一种手段,并不能因此扼杀传统手工的温度和情感。蔡泽荣说,每一件漆器作品的成型都要经过漫长等待,漆器制作亦是“磨性子”的活儿,而孕育其中的,正是对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人物档案:潘恋,男,汉族,1966年出生,重庆渝北区人,在职研究生,中国党员,重庆市巴江水饮食文化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一级),2010年获得中华金厨大奖、2014年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15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他自参加工作以来刻苦钻研、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勤劳与汗水点亮了不平凡的人生,为打造重庆美食之都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先后在国家级和省部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接受国家级和省部级新闻媒体专访30余次。先后收徒147人,其中获得技师的有62人,获得高级技师的有85人,荣得全国餐饮大赛金奖的有11人,银奖的有7人。
从墩子做起,他一步一个脚印,从学徒到公认的国家级烹饪大师,潘恋说:“我有的只是热爱,成为大师是从小的梦想。”
他先后在多家知名饭店担任总厨。如今,已是管辖400多家餐饮店的重庆市巴江水饮食文化公司的首席技术官。2014年,国家人社部成立了以潘恋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尽管身份变了,但潘恋还是会跟当初学艺时一样,早上六七点钟就冲进厨房,这一晃就是34年。作为国家级的大师,上百个学生对他来说不算多,而这些几乎都是千里挑一的“优胜者”。
潘恋说,他的学生几乎都是总厨、店老板,有超过半数的学生都评上了高级技师。而在国家级的技能大赛中,他的学生每年都能拿奖。
“传统的烹饪技巧需要传承。”潘恋希望年轻人不惧“水深火热”,只要踏实勤奋,同样能成为烹饪大师。
1982年,由于爱好烹饪,潘恋进入了公交公司伙食团当学徒。他回忆道,当时学手艺可不像现在这么容易,那时的师傅都很保守,雕个花都只让看成品,更别说有人手把手地教。
为了学习厨艺,潘恋几乎每天要在厨房待12小时之后,练习各项基本功。为了练习刀工,他的左手至今还留有5道超过1厘米的刀疤。
他的勤奋,当时的伙食团团长看在眼里,便开始教他手艺。有了一定的基础,潘恋先后进入重庆、国内各大饭店学习,并担任了总厨。
让潘恋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上世纪80年代,海参在重庆算是稀有食材,为了发制海参,他曾经通宵盯着海参观察变化。他说:“那时候没有风油精,困了就用辣椒揉眼睛,自然就精神了。”
此外,为了练习一道脆皮鱼,潘恋满手都烫出泡来。这道菜要求快速处理,要做到鱼上桌了嘴还在动。他坦言,家人朋友都劝过他,让他别搞烹饪,这行太辛苦了。尽管一路走来不容易,但这一身伤却让他从来没后悔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以来,潘恋先后获得中华金厨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还在2015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然而在潘恋看来,和这些头衔、奖项相比,用心烹饪和传承中华饮食文化才是最要紧的事。2013年,潘恋工作室正式成立,开始面向餐饮行业广收门徒。至今,他先后收徒147人,其中获得技师的有62人,获得高级技师的有85人,获得全国大赛金奖11人、银奖7人,为餐饮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作出了贡献。
闻香识渝菜,匠心传天下。“气球上取肉丝”的绝活,曾让重庆烹饪大师潘恋为人所熟知。而渝菜美食背后,正是精益求精的城市品格和工匠精神。在“世界美食之都”耀眼的光环之下,我们正需要将这种”精益求精的美神“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山城人民,推动美食与文化、特色产业的深层次地融合,无疑是一个新的“美食革命”,而潘恋大师,正是这个“革命”的推动人……
人物档案:牟秉衡,男,生于1939年,重庆梁平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梁平竹帘”第四代传人(国家级传承人)。
自幼爱好绘画,早年跟随擅长画花鸟、山水的外祖父学习绘画。1958年进入梁平县工艺竹帘厂从事美工和竹帘生产,1959年9月国庆十周年献礼,为人民大会堂设计制作宽3.5米、长6米的巨幅无画素帘。从事竹帘生产和绘画60余年,结合竹帘的固有特性,刻苦钻研了在竹帘上绘画的方法,自创了喷、擦、积等多种竹帘绘画技法,深受海内外人士好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并获得大奖。2009年2月代表重庆市出席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其创作的宽约1.3米、长2.5米的巨幅竹帘画作品《溪山行旅图》被国家收藏。1998年获“重庆市民间艺术家”称号,2007年获“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9年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梁平竹帘)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梁平竹帘,以竹丝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编织成帘,画上精美图画的工艺美术品,起源于宋代,迄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有着“天下第一帘”之美誉。“1958年,梁平竹帘厂成立,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竹帘制品,厂里的经济效益好得不得了,年销量可达几万张”。牟秉衡带着几分自豪地追忆着当年竹帘制品的盛况。
然而,随时代发展,窗帘代替了竹帘,竹帘销量锐减,2001年,曾经拥有200余名工人的梁平竹帘厂被迫倒闭,在大量从业者选择另谋生路的艰难时刻,牟秉衡选择在家里制作梁平竹帘,从此走上了一条:为爱好者守住历史艺术精粹积淀的小众化传承道路,这一走,就是18年。
牟秉衡自幼随外公学习绘画、书法,擅长花鸟、山水、老虎等,他结合竹帘的固有特性,刻苦钻研了在竹帘上绘画的方法,自创了喷、擦、积等多种竹帘绘画技法,“在竹帘上绘画不同于在宣纸上作画,它没有宣纸那种自然天成的晕染效果,但会给人一种清新、洒脱的感觉,尤其是山水画,清秀的画风、微动的竹帘,有一种立体的韵味。”摆脱竹帘画“临摹”的框架,善于“原创”,并做到精细、耐看,这是梁平竹帘画大师牟秉衡的拿手绝活儿。
出自牟秉衡及当地民间艺术大师之手的梁平竹帘,画色泽典雅、工艺精细、风格独特,曾多次作为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礼品,北京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处都有珍藏。2009年牟秉衡代表重庆市出席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其创作的宽约1.3米、长2.5米的巨幅竹帘画作品《溪山行旅图》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
牟秉衡成了梁平竹帘辉煌时期的见证者,也是这门技艺的传承者。“我要坚持把梁平竹帘这门技艺传承下去。”牟秉衡说,现在他们一家六口都在从事竹帘相关的工作,两个儿子也慢慢的变成了工作室的主力军,未来他们都会努力创作出更多作品,也努力传承这项非遗文化。
人物档案:秦维刚,男,汉族,1987年出生,重庆江津人,大学本科,中国党员,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数控车工高级技师,2017年曾先后荣获重庆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首批重庆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
秦维刚自参加工作以来勤勤恳恳,2016年参加第七届全国数控大赛数控车项目进入前五名,该成绩为中西部地区以及重庆市所有参赛项目中唯一进入前五名的选手,被大赛组委会破格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18年指导选手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一举获得数控车项目全国第七名,并进入中国国家集训队,这也是全市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该项目第一次进入国家集训队。同年,秦维刚指导青年教师马厚才、学生高廉政参加2018中国技能大赛——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马厚才斩获数控赛项教师组一等奖第一名,高廉政获数控车赛项学生组二等奖,重庆市机械技工学校获大赛冠军选手单位。其中马厚才取得的一等奖第一名是重庆市组队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以来取得的最好战绩,实现重庆代表队在本项全国顶配水平数控赛事中冠军零的突破。
国家急需数控车工的高端技能人才,只要学好了,月薪1万元以上的工作随时有!作为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老师,秦维刚经常这样给自己的学生鼓劲加油。不管学生们信不信,他自己反正是信了。2006年秦维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担任数控车工高级技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从进学校读书开始,15年来,他坚持与数控机床为伴,日夜操练,用勤劳的双手编写一段段程序、拧紧一颗颗螺钉、加工一批批工件,让自己的“血肉之手”与机床的“钢铁之躯”融合,如臂使指地操作机床。
2016年,秦维刚与在校学生马厚才共同参加中国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仅取得数控车第13名的成绩。马厚才也由此陷入了人生低谷。可是令人没想到的是,秦维刚却选了他作为下一届大赛的种子选手。
得知马厚才家庭条件不够好,秦维刚就自己出钱为马厚才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并照顾他的衣食起居。在技术上对马厚才花费心血,攻坚克难,在心理上,耐心疏导马厚才:“在赛场上有一位兵工选手,他做出的炮管,达到了万根无一失的程度,精益求精地干好一件事,这就是匠心。”秦维刚的心理疏导,给马厚才的成长带来很多启示。终于,在2018中国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上,师徒俩斩获数控车工赛项教师组一等奖第一名,这是重庆市组队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以来取得的最好战绩,实现重庆代表队在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冠军零的突破。
“打铁还需自身硬”。他废寝忘食,刻苦钻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与全国各地的高手切磋,练就了一身线年,他参加第七届全国数控大赛数控车项目获一等奖,是重庆市以及中西部地区所有参赛项目中唯一获一等奖的选手,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凭着高超的技艺,他先后荣获重庆劳动模范、重庆五一劳动奖章、首批重庆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
秦维刚坚持弘扬工匠精神、坚持带徒传技,指导学生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获得数控车项目全国第七名,进入国家集训队,这是重庆市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该项目第一次进入国家集训队。他积极发挥“领头羊”作用,组建秦维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开发课程教学体系、攻克技术难题,编写各级教材5本、申报专利4项。
人物档案:王兵,男,汉族,1982年2月生,重庆涪陵区人,初中,群众,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职工。
王兵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从一名普通的叉车工成长为一名设备保全员。他精通掌握所有叉车设备技能及维修规程,熟悉公司所有物流设备的调试和维修,并带出多名业务技能熟练的叉车工,带领团队参加竞技比赛取得公司内外各项奖励20余项。他更是通过设备技术改造、为公司节省本金近百万元/年。作为公司的老员工,王兵能够以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扎根基层,为公司的生产和物流输送保驾护航;能够以勤奋的学习态度不断自我提升,在广大员工中树立榜样,形成良好的技术攻关氛围,是新时代工人的代表。
送货、拣货、搬货,好像是每位叉车司机习以为常的工作,但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的叉车司机王兵,不仅将一件普通的工作做到极致,他还大胆创新改造设备,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每年为公司节约近百万元。成为行业响当当的蓝领精英。
生性腼腆的王兵言语不多,对自身取得的成绩也很淡然:“开叉车跟开汽车一样,只要多练多学多想,熟能生巧嘛!”他说,刚开始接触叉车时,自己工作上的能力也不强,操作也不熟练,但是他这个人肯学,每天工作完后,别人都去休息了,他还留在车上反复练习升降、起步、停车各个动作,每个操作的流程他都反复练习,直到熟练为止。最难熬的是重庆的夏季,40多摄氏度的高温,叉车驾驶室又没有空调,汗水打湿全身衣服是常有的事儿。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王兵的车技有了很大进步,甚至赶超了周围的很多同行。2015年起,王兵连续4年获得重庆格力公司“质量月活动”升降叉车技能赛冠军。不仅如此,他还多次带领团队参加全国叉车职业技能比赛,并取得20多项荣誉。
获得如此多殊荣,王兵的叉车技术到底有多厉害?采访现场,王兵演示了用叉车开啤酒瓶盖的绝活儿。只见他将啤酒瓶固定在平台上,发动叉车,眯着眼睛瞄准啤酒瓶,扳动叉车上的操作柄,调整叉齿高度精确定位在啤酒瓶盖下端,向上一抬叉齿,瓶盖儿一下就开了。
即使已经将开叉车的技术发挥到极致,但王兵也没有满足。他不断学习、充实,让自己从操作工人向技术工人转型。“通过学习,我掌握了叉车绝大部分的设备维修技术,还熟悉了其他物流设备的调试和维修,现在我还在对叉车设备做技术改造,争取为公司节约经济成本。”王兵举例说,通过他改造后的叉车耐磨轴套,常规使用的寿命比原先延长了一半,光这一项技术每年能为公司节约90万元的成本。
像这样的设备技术改造还有很多,王兵也因此获得了公司金牌员工、年度先进个人、九龙坡区“最美九龙工匠”等称号。
“工匠精神是体现在各行各业的,不分高低贵贱。我们‘蓝领’也需要传承工匠精神。今后,无论是新员工上岗培训,还是叉车技术培养和训练,我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丝毫没有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让技术工人快速成长起来。”王兵说。
人物档案:陶建飞,男,汉族,1971年9月出生,重庆丰都人,大学本科,群众,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职工,高级工程师,试验高级技师。2017年荣获重庆市劳动模范称号。
陶建飞自参加工作以来主持科研项目4项,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1次;获得重庆市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2次;获得中交二航局科技进步奖4项;获武汉市职工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篇;参编建材标准2本;参编专著2本。全程参与了港珠澳大桥等8座特大桥梁的建设,参与了京沪高铁等4条高铁的建设。先后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首席技师”“中国交建优秀高技能人才”“重庆市交委质监站试验专家库成员”“重庆市质监局注册评审员”,入选中交集团国资委试验工技能竞赛裁判员和教练员团队。
“除了在飞机上,就是在施工现场和实验室了。”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质量检验所所长、高级工程师陶建飞经常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从事试验检测工作20多年来,他在混凝土实施工程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参加过港珠澳大桥等8座特大桥梁、京沪高铁等4条高铁的建设,获奖无数,但他却说自己就是一个检测施工用料、控制道路质量的工人。
他常年奔波于工地一线实验室,解决混凝土技术难题40余次,成功解决某梁场混凝土表面“爆灰”、某箱梁回弹强度偏低等一系列难题、成功解决钢纤维泵送100~150米高扬程难题,在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前期筹备工作中,克服了BS标准、GS标准、QSPSC认证等标准不同带来的巨大困难,圆满完成各项试验相关任务,得到法国宝嘉团队的高度赞誉。
自2011年有飞行记录以来,陶建飞已飞行了756个小时,平均每3天飞一次,因为在全国各地,甚至一些援外的项目施工都需要他严格把关。“道路质量上的问题不能出一点差错。”陶建飞说,几年前,渝万铁路某段在修建时,整个路面出现大范围“爆灰”,承载铁轨的地方就像脸上长满了“青春痘”。大家都没见过的问题出现了,陶建飞到现场后,仔仔细细把所有施工用料都过了一遍。检查了一次没问题,再来第二次,还是没问题。陶建飞决定换个角度,他开始从装用料的容器等这些不起眼的物件着手。在实验室反复操作、反复实验,他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装矿粉的容器之前装过生石灰,从而引起石灰石“过烧”。
这件事对陶建飞触动很大,他深知,材料,是建筑质量的基础。大型桥梁设计寿命高达100年,混凝土的耐久性至关重要。为此,他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陶氏水泥”,为企业争得了巨大信誉。
陶建飞告诉笔者,由于近年来水泥含碱量及混凝土含碱外加剂的应用,使得混凝土含碱量剧增,由此引发“过烧”——混凝土碱集料反应。为保证质量,业主要求使用低碱水泥。低碱水泥耐久性高,可外观品质很难保证。另外,大桥施工不采用泵送水泥的方式是不可想象的。而水泥的坍落度损失——俗称“干”得太快,导致水泥“流”不到模具的位置,质量难以保证。
当时,国内还没有现成的低碱水泥外加剂配方。陶建飞做了300多组实验,均告失败。那时,用他的话说,都快绝望了。一次偶然的网上查询,发现德国某公司发明了一种新的添加剂——聚羧酸,他马上通过上海的一家境外公司进口。经过反复实验,终于成功了。
在江苏润扬特大桥,首次使用“陶氏水泥”浇注的22万立方米混凝土结构物,件件光洁平整,色泽均匀,棱角分明,线形流畅,尺寸准确,且没发生最常见的泌水现象,被国务院八部委检查组评价为“所见最好”。世界桥梁协会主席伊藤学由衷地赞美说:“这是我看到过的最漂亮的混凝土。”
陶建飞的努力也为他带来了很多成就,“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交建优秀高技能人才”……陶建飞获得的奖项、称号数不胜数,他说自己记不得,但是聊起哪座桥梁的混凝土质量怎么样、那条路的施工环节有什么样的问题,他总是津津乐道。
“那些(奖)没用,做好每一项实验,把好施工质量关,大家出门走着顺畅那才是我们的本职。”陶建飞这样说。
人物档案:肖祥洪,男,汉族,1965年2月出生,重庆荣昌人,初中,群众,罗莎陶艺工作室工艺设计师,2012年12月,被评为荣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荣昌陶代表传承人;2013年5月,在社保局、总工会举办的专业技能大赛中,荣获陶瓷手工成型优秀奖;同年10月荣获“荣昌县工艺美术师”称号;2014年5月,在社保局、总工会举办的专业技能比赛中,荣获手工成型二等奖,并获得荣昌县技术能手称号;2015年12月,荣获“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该同志担任重庆市荣昌区陶瓷学会理事,为荣昌陶瓷作了很多贡献。其创新开发了工艺陶瓷新釉种,填补了重庆陶瓷界空白,成功恢复失传已久的荣昌安陶特有釉色——朱砂釉、金砂釉和西绿釉,为传承荣昌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800年历史的荣昌安陶素有“泥精”之称,细者小巧典雅,粗者雄浑大气,享有“红如枣,薄如纸、亮如镜、声如馨”的崇高评价,它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陶、云南建水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荣昌安陶被作为“国礼”赠送给世界各国政要,并大量出口至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
地地道道的荣昌人肖祥洪出生于陶器世家,其祖祖辈辈以制作陶器为生,从事陶器制作已达200年之久。父亲肖慈金是荣昌陶器老艺人,曾被四川省轻工厅评为“四川省十大老艺人”。从小受陶艺熏陶,肖祥洪对陶器制作情有独钟,8岁时就在拉胚机前打转,跟着家人学做陶器。
“我从小与陶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之所以选择做陶,一种原因是为了传承祖辈的陶艺技法,更主要还是自己最喜欢,是自己的爱好。”能继承祖辈的衣钵,发扬荣昌陶艺,肖祥洪打心底的那种自豪感不言而喻。
1983年,肖祥洪顶替父亲进入荣昌陶器厂技术科,从事新产品试制工作。由于厂里提供的发展空间大,加之技术厂长朱洪林、技术科长刘大华、师傅张俊德这些高级别高水平的大师们的悉心指导,使肖祥洪获得长足进步,可以得心应手独立完成各种产品的制作。其作品:灯笼直筒瓶、金砂釉非洲少女、朱砂绿釉梅瓶、泡菜坛、蛋形绞泥壶、少女的童年、金蟾吐币等获得业界广泛赞誉。
1993年,老安陶厂因多种因素悄然没落,最终破产。荣昌陶的矿釉有上千种,但在老安陶厂倒闭以后,很多独有的釉色跟着失传了。“如果我不努力调试想办法恢复失传已久的荣昌特色釉色,那么这些传统的釉色,很有可能会永远消失。”肖祥洪告诉笔者,在2005年到2015年间,经过10年锲而不舍地努力,他成功恢复了荣昌安陶的特有釉色——朱砂釉、金砂釉和西绿釉。而每一种釉色的恢复,都要经过成千上万次实验,每一种矿石原料的加入,都需要精确到毫克。“作为非遗文化传承人,我能恢复这些釉色,不仅是一种幸运,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他说。
肖祥洪告诉笔者,以朱砂釉为例,现已达到樱桃红的境界,其中铁和铅的结晶能够均匀地附着在坯体上,展现出如成熟樱桃般鲜艳的朱红色。而金砂釉一直是荣昌陶独有的釉色,在其亮釉下呈现出的点点金色颗粒,阳光直射下耀眼夺目,尤为难得。
在2014年的一次交流会上,他创作的《螺纹钧釉花瓶》被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岛田文雄看中并带走,至今都还收藏在东京大学博物馆。不仅如此,他创作的陶器还曾被天津、南京博物馆等收藏,其作品及论文还被载入2015年全国《陶瓷画刊年度人物》专刊。
如今,肖祥洪担任重庆市荣昌区陶瓷学会理事,在荣昌陶创作实践基地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室。在手工成型上他有自己独特精湛的技艺,创新开发了工艺陶瓷新釉种,填补了重庆陶瓷界空白,成功恢复失传已久的荣昌陶特有釉色,为传承荣昌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也因此先后荣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荣昌陶代表传承人、荣昌工艺美术师称号、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在工艺陶这一领域中,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的发展平台。”肖祥洪时常自我激励,要始终胸怀“匠人之心”,不断学习,逐渐完备,为发扬荣昌陶精神,弘扬荣昌陶文化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人物档案:杨玲,女,汉族,1967年出生,重庆渝北人,群众,大专,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馆非遗展厅管理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九龙坡区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作品被国内外知名人士和多家博物馆收藏,作品曾多次在国家、市级赛事中荣获奖项。
杨玲创作之余,还致力于剪纸文化的推广。现每周有5天进不同的学校或社区上剪纸课,暑假还多次应邀去重庆师大,培训来自重庆各地美术老师的剪纸技艺。同时,连续9年应邀参加九龙坡区新年艺术节非遗文化展示,弘扬民间传统文化。同时,剪纸作品除了材质用各类纸张(卡纸、宣纸、报纸、广告纸等)创作展现外,作品图案还被一些学校、单位、个体用于钢塑、陶瓷、服饰、扇面、磁铁、书签、钥匙扣等,拓展了销售经营渠道,创造经济效益。
作为有上百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九龙坡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杨玲自幼酷爱绘画,跟随祖母和父亲初学剪纸、雕刻,并在九龙坡区文化馆美术专业老师指导下,将传统剪纸技艺精髓进一步吸收发展。
一张纸、一把剪刀,经过她灵巧翻折、剪切,一幅细腻婉约,唯美抽象的剪纸图画精彩呈现眼前。杨玲在剪纸中融入工笔国画、套色木刻及装饰画元素后独具灵气。
“我出生在农村,从小就受到祖母的耳濡目染。”杨玲说,她与剪纸的情缘,要追溯到她5岁时。在杨玲的记忆中,祖母天生一双巧手。“附近的大妈大婶经常到我家向祖母讨要剪纸图案做鞋垫绣花样板,但凡遇到别人婚丧嫁娶需要用剪纸等工艺品,也总会来找祖母帮忙制作。”不知不觉,杨玲对剪纸产生了兴趣,也向祖母要来一把小剪刀,捡起边角料,有模有样跟着学了起来。
职高毕业后,杨玲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图书馆做打字员。虽然与剪纸不沾边,却天天能够正常的看到各种美术专业的书籍。也是在这里,她找到了进入工艺品厂的机会。
来到工艺品厂,杨玲主要负责美术设计,同时也会参与到三峡石、扎染和麦秆画等工艺品制作中。“这些和剪纸似乎无关,但其制作的步骤却为我打下了更扎实的剪纸基础。”她说,“搞艺术要勇于创新,才能不断获得新的灵感。”
1987年至1990年,在四川美术学院进修国画的一段经历为杨玲的剪纸创作带来了启迪。“国画的构图,国画的点、线、面及韵味为何不可融入剪纸作品呢?”于是,她尝试用国画的创作思维和手法,成功完成了一幅长逾一米、极尽繁复的孔雀图——《紫气凝居》。
2014年,获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杨玲走进了九龙坡区文化馆,免费开设培训班教授剪纸。现在,培训班一年比一年火爆。看到一大批男女老少学员在自己的教授下,对剪纸兴趣越来越浓,甚至还能参赛获奖,杨玲倍感欣慰。她认为这是传统剪纸技艺传承下去的希望。
经过多年的耕耘,她现拥有“杨玲剪纸”注册商标和“杨玲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还荣获“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九龙坡区突出贡献专家”“重庆市九龙坡区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市优秀民间工艺家”等称号。作品被国内外知名人士和多家博物馆收藏,作品曾多次在国家、市级赛事中荣获奖项。
杨玲创作之余,还致力于剪纸文化的推广。现在每周有5天进不同的学校或社区上剪纸课,暑假还多次应邀去重庆师大,培训来自重庆各地美术老师的剪纸技艺。同时,连续9年应邀参加九龙坡区新年艺术节非遗文化展示,弘扬民间传统文化。同时,剪纸作品除了材质用各类纸张(卡纸、宣纸、报纸、广告纸等)创作展现外,作品图案还被一些学校、单位、个体用于钢塑、陶瓷、服饰、扇面、磁铁、书签、钥匙扣等,拓展了销售经营渠道,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人物档案:张俊德,男,1968年出生,四川宜宾人,大学本科,民盟盟员,重庆工艺美术学校高级讲师,重庆美协理事,2013年荣获“重庆市教学名师”称号,2018年荣获“最美九龙工匠”称号,其创作的雕塑作品《法家韩非》入选中国文联、文化部、财政部共同主办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并永久性陈列。
张俊德自任教以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较高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准,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为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指导。论文《论雕塑艺术审美意象创构》创新地提出了雕塑意象造型理论,以此理念进行创意实践,创作了《屈子魂》《高山流水》《法家韩非》等大批雕塑作品。
出生川南的张俊德,对雕刻艺术的爱好几乎与生俱来。他笑言,自5岁开始就喜欢用手捏泥人形象,当时他捏的人物形象,还可以卖两三毛钱一个。初一的时候,他就开始背着画板画人物形象。没有一点老师教过,完全靠自己揣摩。他也是村里的第一个美术教育毕业的大学生。
张俊德告诉笔者一件趣事:他有一次受朋友委托,仅用了两个半小时,就做了一尊刚去世不久的男性老人雕像,当他把雕像送给对方时,老人的老伴看见雕像后禁不住哭出声来。当时他非常惶恐,认为自身没做到位。赶紧问对方需要怎么修改,对方却说雕得太像了,就好像看见真人一样。
创作雕塑,通常用的工具一般为雕塑刀、石雕锤等,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张俊德用的是铁铲。在他看来,“铁铲更大刀阔斧,更快准狠,创作出来的东西更有一种自然美。”
笔者发现,用铲子做雕塑,能够说是张俊德与其他雕塑家最不一样的地方,这个习惯他已坚持了20多年。他创作的作品上百件,每件作品都是形神兼备,通过他用铲刻画的眼睛、嘴巴、表情等都能读懂人物性格。
在位于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内的张俊德雕塑工作室里,摆放着一座1米8高、1米8宽的韩非子塑像,从面部表情到手势,栩栩如生地表现了人物的睿智与思考。而与它一模一样的“双胞胎”版本正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这件作品名叫《法家韩非子》。
在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为了表现韩非子的气度,大刀阔斧的革新精神,张俊德用铁铲勾勒服饰、刻画五官,打造出了轮廓分明的改革家形象。
谈及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张俊德满是自豪。那是2012年5月,张俊德主动请缨参加由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联合主办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工程”。这是迄今为止顶级规模的美术主题工程,更是一出业界大师艺术角逐的盛宴。张俊德秉持“艺术创作是历史赋予艺术家使命”的信念,迎接了这场具有时代意义的挑战。当时的他,先构思选题材,选好题材后构图人物形象,为了做好人物形象,他去图书馆看了胶片书,还去看了秦始皇朝代的人物形象,并查访了很多历史资料。他说,美术是平面的,雕塑是立体的,要做小稿(模型),先做初型,然后把基本型剔出来,先后做了七八个造型。
“作为当前顶级规模的美术主题工程,国家博物馆要求非常的严格,条件也比较高,最低级别是副教授以上,从历史长河中选了150件题材,初审时,经过60多位史学家和美术家严苛筛选,全国雕塑作品入选的只有26件。”张俊德说,作为艺术作品,永久性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非常不容易,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曾经对他说:要珍惜眼前机会。
当张俊德将呕心沥血的《法家韩非子》作品送审后,他还在想:全国知名大师这么多,入选真的不容易,就抱着试试的感觉。没想到居然入选了,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作品入选后,2013年9月国家博物馆与他正式签约。签约后他开始创作,10多位核心指导专家莅临现场指导,提了很多修改意见。历时3年,2016年11月20日,50多位专家现场打分,正式通过验收,将作品永久性陈列在国家博物馆。
今日的辉煌,源自于张俊德三十余载对雕塑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每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都折射出这位艺术家所蕴藏的匠心之魂和匠人情怀,在一丝不苟的雕刻中,感受着艺术生命不断超越的高度,他用灵巧的双手,拨响民族复兴文化传承的强音。为了代代传承技能,他也丝毫没有保留地把自己的绝活教给同事和学生,以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不断影响着身边人。其业已成形的独特教育教学风格,起到了极好的示范引领作用。